English

为了患者期盼的目光

1999-08-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通讯员 李大林 我有话说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架机器,那关节就是人体机器上的轴承。吕厚山就是呵护人体轴承的工程师。

很久以前,人们就一直梦想着,假如人的关节坏了也能像机器的轴承坏了可以更换一样,有一天,人工关节也能换下坏了的人体关节。其实,这项工作在国外已开展许多年,而在我国却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人工置换关节——征服不死的“癌症”

在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的照片和来信,那都是那些曾经遭受关节病折磨的病人寄来的。一位名叫娟娟的姑娘,从照片上那张洋溢着青春和喜悦的笑脸上,谁也无法想象,她曾经有过卧床八年,生不如死的经历。她在信中说:“算起来,从手术成功到今天十周年了,我和母亲开的小诊所也已五年,从一个躺在床上八年不能动的活僵尸,到一个能为病人诊病治疗的有用的人,从苦闷烦恼度日如年地熬时间,到奔波忙碌惜时如金,我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生命。”

这个中心的领头人就是吕厚山。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他从国外回来开始筹建这个中心时起,十几年里,他带领中心的医务人员不知为多少像娟娟这样的患者解除了痛苦,为了开拓我国人工关节置换这项事业,为了闯过这一医学领域的许多个“第一次”,他们又不知承受了多少风险与压力。

到这个中心求治的病人,不少人是听说这里有个吕厚山主任,治疗关节病医术高超而慕名前来的。

现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的吕厚山教授,还兼着关节病研究中心的主任。在出国以前,他就是人民医院骨科医生,见过太多遭受关节病折磨的病人,当八十年代初,他有机会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关节炎中心进修时,在那里,他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以自己的勤奋,逐步掌握了关节炎的诊断、外科治疗等先进技术,加上自己以前在治疗病人中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处理疑难问题的精湛技术,很快便赢得了美国专家们的信任。在国外期间,他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尽管外国专家希望他留在国外他们医院的试验室工作,他会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他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是病人的身影,他们痛苦无助的表情,留给他太深刻的印象,他知道国内有许多被宣布为无法医治的病例,依靠先进技术是可以得到很好治疗的,国内外在研究治疗关节病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的状况,使他对自己将来的目标越来越清楚:他要回到国内,在北京医科大学创建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让国内的患者也能得到像国外患者一样的治疗机会,让更多已经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站立起来的人站起来。

他回来了,1986年,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他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我国骨科前辈冯传汉教授和当时的人民医院院长杜如昱的全力支持下,他着手创建人工关节置换研究治疗中心。

从那时开始,他几乎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旋转着。因为有太多的病人等待手术,据中华风湿病学会调查统计,我国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等症病人的总数已达3600万以上。由于此类疾病对关节所造成的严重破坏,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多达200万左右。而我国当时每年实际进行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还不到1万例,不少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关节严重畸形。这个庞大的数字对吕厚山有着无形的压力,驱使他不停地工作,他现在一年要做270多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在骨性关节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癌症一起被人们称为当代四大难治疾病之一。当1986年,吕厚山开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国内的一些医院也已开展了这项工作,但效果却不甚理想。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外科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公认的难题,这类患者除了白血球高、血沉快之外,还有许多不正常的情况,如肺纤维化,大量服用激素,增加了手术感染的发生率,长期用阿斯匹林等抗炎药,会造成术后出血及应激性溃疡,还有些药物可能造成刀口不愈合等问题。特别是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骨质严重疏松。有的患者全身几乎没有一个健全的关节,高度畸形早已超过公认的手术禁忌。

与国外相比,我国此类病的患者,一般都是在病情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走进医院,许多病人的严重程度是医学文献上根本没有报道过的,而许多病情是被医学专家认为根本无法手术,即使手术也无法使患者站立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这样严重的病情,手术效果能好吗?要不要去冒这样的风险,但不尝试就不知道结果,面对那些屡次自杀,想到以死解脱病痛的患者,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吕厚山和他的同事们去闯医学的禁区,吕厚山对同事们说:我们不是千里驹,但驽马千里,志在不舍,只要我们把病人当作亲人,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我们就一定会成功。在吕厚山的带领下,他们冒着风险开展了关节炎外科治疗的攻关。

几年里,吕厚山没有因治不了而将患者拒之门外,他们总是经过一次次攻关,让一些已无法医治的患者从他们的病房中站了起来。一位姓蒋的19岁小伙子,是由他的父亲背来的,此前他已瘫痪在床4年了,平时双腿缩成一团,只能侧身躺着,每动一下,都伴随着令人心碎的喊痛声,更严重的是,他的浑身长满了牛皮癣。

吕厚山从国外的医学参考资料上知道,牛皮癣性关节炎是类风湿性疾病中的一种,但他在国外时没有接触过这种病例,在国内文献中只有两篇有关这种病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记录,但如此严重畸形的病例根本没有。但是,像这样严重的关节畸形,不进行手术恐怕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他们收下了他,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一年后,小蒋站起来了。

十年里,吕厚山已为928名严重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为1066名患者进行了关节置换术,凭着这些厚厚的医例积累,他们也攻破了一个个医学禁区,国外文献记载,屈曲度超过60度便无法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而他却已对23位超过60度的病人成功地施行了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最大的屈曲度达到110度。文献记载,对双下肢多发严重畸形或骨性融合患者实施手术的顺序一般为髋、踝、膝关节,每做一次病人都需入院一次,吕厚山打破这项国际常规,率先进行了髋、膝、踝关节同时置换术,手术取得成功,双下肢6个关节全部畸形的东北小伙子小徐,已经在去年结婚,成立了自己美满的家庭。

当他将这些成果,带到国际学术会议上时,国外专家发出了赞叹,正是凭着这诸多的“第一次”,吕厚山将人民医院的关节病诊治研究中心带入到国际先进水平行列,人民医院也成为我国关节病患者心中的“王牌”。

人工关节置换——大有可为的事业

人们有几个人能体会到,假如你身体的关节出了问题,将会是怎样的情形。有的人常常站立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觉得支撑不住,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常会念叨:老了,腿脚不利落了。其实,那多半是关节出了问题。

过去,人们不会想到,人工置换关节和我们健康人有什么关系,除了那些因疾病造成的关节严重变形而影响到日常生活起居的人,甚至一定是关节病严重到必须由家人搀着、背着、抬着到医院的患者,一般人是不会想到置换一个人工关节的。

在国外,人工关节置换已是一个大市场,而市场主体就是老年人,据医学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老年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80%。据介绍,国外因老年性关节病而进行关节置换术的人数每年在40万左右,而我国的手术量每年却只有2万人。

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国人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后,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过去许多并不危及生命只能忍受的疾病,今后人们也可以无需忍受了,比如,只要人工关节材料可靠,医疗费用又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老年人换上更灵活的人工关节是完全可能的。

尽管吕厚山因在我国人工关节外科领域所取得的卓著成绩,1990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回国人员奖,他并不满足,在与病愈患者分享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他更想着我国人工关节置换事业的将来。

他在忧虑,尽管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水平在提高,但很多人却被高昂的治疗费用挡在了医院大门之外,不到万不得已不做手术,病情一拖再拖,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让更多的人能够做得起这种手术,也成为他就任院长之后想得最多的事情。因此,如今的吕厚山,又自觉地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跑医疗器械研究单位,向他们反馈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意见,和研究人员探讨人工关节的研制。他念念不忘,只有我国的人工关节材料尽快达到国外的水平,才能大大降低成本,也才能使更多人得到治疗机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